close
如果已經習慣日本人的發音,再回來用教科書教日文.....我自己本身就有發音些微不同的困擾。
在某些情況下,日本人的ka實際上聽起來很像ga,但真正的原因在於喉嚨有沒有震動,沒有震動是清音,有震動是濁音,可以參考PTK法則。
「ptk法則」: 日文中p、t、k開頭的假名,如果出現在詞中(即非字首),會唸成相當於中文的ㄅ、ㄉ、ㄍ;也就是從送氣音變成不送氣音。 舉例來說, わたし的た,本來唸作/ㄊㄚ/,因為出現在詞中,因此唸作/ㄉㄚ/。
日本人的pen聽來很像ben,但她的喉嚨是震動的。
這邊只是舉個例子,母語使用者在念這些課本時,儘管他們按照自己的母語習慣,對按照課本學習的初學者來說,仍舊有些微的發音差異。
最後我還是只能告訴我教的孩子,這是習慣,聽習慣就好了。
就如同英文的使用,還是要多聽母語使用者的習慣。
華人在日文學習上相對比學英文有優勢,日文是對華人來說比較相近的語言,因此如果學得比英文好,是正常的。
我是受委託帶朋友高中的孩子念日文,其實她已經在高一時上過課,不過她說她想要學習文法。
高中的日文課也沒有教日文的重音,我帶她時還是會提醒她,以關東腔為主,念的時候何時音要加重....
聽習慣,其實重音都有其特定的位置。
雖然關西朋友說他們的重音跟關東略為不同...畢竟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語言腔調嘛,但一開始我還是建議固定先學一個口音或發音方式就好。
暑假結束了,我跟高中生的日文課就先暫停了,她說還是因為興趣想要繼續學,我跟她說等考完大學,也許她可以再聯絡我,我還是可以帶她的。
我沒有教人,多數是自己因為興趣而練習語言,不過常聽就知道差異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