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姊姊國中一年級,每天不厭其煩的一定要講完學校的事情才會罷休。
她每天都自己安排計畫念書,成績也都不錯。我只在意她英文能不能跟上.....會唸幾句。
經過幾次吵架或是對談後,她說她會因為某些文章來關注或比較家中成員,並非是爸媽說了甚麼影響。
我漸漸意識到,國中生想要爸媽跟她是平等關係,如果我拿出說教態度,她反而會覺得我有態度問題。
進入青春期意味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完整個體,身高幾乎可以匹敵大人,這時我覺得好好地陪伴她,
可能是比較適合的教養策略了。
比如我家的姊姊覺得我生氣的情緒應該直接消失,我提出很多藉口都不被她認同,
因為她覺得情緒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掌握的東西,而且我跟弟弟之間的狀況還會影響她!
這時我用甚麼提問反問,她都會覺得媽媽在找藉口逃避自己本身應該面對的問題。
最好的方案就是大方承認外還真誠的告知她我每次都會盡量注意...
不然她覺得我說那些每人都有情緒阿你要體諒我阿等等字句....通通都是逃避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我生氣時都會提出報復性的言論,或是講出會造成對方不便的行動的反向言論....
意識自己的問題並且強烈感受該修改的狀況真的非常重要!
我雖然用薩提爾對話練習,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指出忽視情感或是溝通技巧不良的狀況是那些....
我好像瞬間理解自己的狀況了!
當我嘗試不關注自己感到生氣的點,我還是可以消化自己的情緒!不找太多理由看自己的狀況時,情緒可以瞬間消解。
有些人說可以透過正向字句處理情緒,還是要看自己適用與否。
我也很贊成正向的想法,但遇到沮喪時,我比較喜歡看到逃避或是反向字句,因為可以解釋我的心情。
總之,我不再對姊姊小時候沒有沉浸英文或現在不擅長英文感到焦慮了,
我也正在念英文的路上,我藉由學習英文再次感受自己過去的缺憾,說穿了我只是希望姊姊能應付考試就好。
英文聽力與流暢與否,現在她沒有意願,也不想花時間,我覺得就放開心胸。
曾經我只是建議她的英文或是數學念書方式,她說我當時的感覺是帶有輕蔑的感覺的!
因為她跟我都忘了當時狀況如何,但她說我是在生氣時說的...總之她覺得是被冒犯的。
不管當下狀況如何,或許我就安靜的觀察她就好了,別再出些甚麼餿主意了!
我過去成績好是適用於我自己的,但不一定適用孩子。
就像我日文好到可以看影片,竟然是一直跟會講中文的日本朋友"講中文"聊天.....
但她背景音還有小孩都是講日文,我會隨口問問狀況,漸漸的腦中不排斥日文。
(雖然她小孩要叫我阿姨就是歐巴桑~~拜託用中文叫我某某阿姨或日文叫我OO媽媽好了!)
雖然我本來就有日文n3程度,但以前刷日文頁面或是看影片還是覺得那不是自己熟悉的語言...
現在就是聽得很自然,有時候還以為自己在講中文,結果不自覺講的是日文....
雖然也是有碰到不知道的日文,但就是沒有那種聽不懂而覺得難過或糟糕的感覺,
知道不懂,隨手查一下就知道,或是不懂個幾個空格也沒差就是知道意思繼續看影片而已....。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的訣竅吧!
如果想購買日貨,我建議可以使用代購網站使用比比昂代購或是BUYEE代購。
物品小可使用BUYEE代購超商取貨,高價品務必使用保險服務(檢品服務和運輸保障),發生商品錯誤・破損・遺失的情況14天內可退費。
重量重則建議比比昂,真的很便利~~
也可來台灣蝦皮找好物,快來逛逛吧!非詐欺請安心點擊,只是推廣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