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知失調是心理學中的經典理論,由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 )在 1957 年提出。它指的是人們通常努力保持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之間的內在一致性,當這種平衡受到威脅時,人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並尋求恢復。
當個體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心理衝突,促使個體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遷就另一認知,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
如果我們不正確處理認知失調,可能會造成傷害。
認知失調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效應,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狀況。
欺騙自己的策略
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跟認知上的矛盾,就算發現了,我們通常會採取不同的策略,有時甚至是無意識的處理這種矛盾。
可能會輕視自己的行為,(「沒關係」或「我們必須付出代價」),或選擇自欺欺人(「我確信事情會改變」)。
與情感依賴關係中的認知失調是相當常見的,當一個人陷入有毒的關係時,他們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應該真正擺脫它。但同時,他們總有理由阻止自己離開。
若一個人日復一日地生活在破壞性的關係中時,對孤獨和經歷失去的恐懼與每天感受到的不適是緊密相關的。
這時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觀點,不必將自己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例如:「是的,這是事實,他因為吸煙而死於癌症,但他有家族史,而我沒有」。
當“我必須”遇上“我需要”
當一個人開始覺得與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就像地獄時,情感依賴中的認知失調就會出現,不只是被伴侶羞辱或被伴侶束縛才會發生,若對方好鬥、好爭論、甚至不忠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結果是自己的的自尊心受到影響。
在這段關係中,情緒較為依賴的人有一絲清醒時,是可以看清事實的,甚至開始意識到自己正在遭受痛苦。他們意識到他們必須結束這段關係,因為這段感情對他們傷害很大。
不幸的是,情感依賴隱藏著更強大的東西:被別人拒絕或孤獨的恐懼。對孤獨的恐懼佔據著可怕的恐懼。正因為如此,那一刻的清醒往往會消失。
相信虛假的安慰
情感依賴的人並沒有合理的做出決定結束關係,而是躲在「需要」對方以避免孤獨的虛假安慰中。結果選擇原地踏步,讓一切都像以前一樣繼續下去,沒有任何改變。
依賴者仍處於有毒關係中,這會導致非常不舒服的認知失調。儘管他知道自己需要逃離,但一想到即將到來的孤獨就會讓他感到恐懼。
當他周圍的人清楚地看到他應該結束這段關係時,處於情感依賴中的當事者,會因為認知失調更加不舒服。雖然朋友們都會希望把他拉出來,他們會說「你沒有看到他們不忠嗎?」、「你不應該忍受被人吼叫」以及「在為時已晚之前離開」。
但這樣的勸導會造成更大的衝突,處於情感依賴的當事人可能會與勸告者爭論,甚至切斷他們的聯繫,以避免造成更多的不和諧。當人們與情感依賴者的行為方式不一致時,這種認知失調就會惡化。
情感依賴中的認知失調:藉口與自欺欺人
在有毒關係的框架內,藉口和自欺欺人往往很常見,這是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失調所產生的不適造成的狀況。人們最終會認為他們在腦海中創造的東西是真實的,以錯誤方式理解自己的情況。
若是處於情感依賴關係中的認知失調,要怎麼知道自己其實是自欺欺人?最好的線索就是“情緒”。當你處於一段有害的關係中並且你的行為與事實不符時,你會感到不舒服。
甚至會導致憂鬱症,並伴隨以下症狀:失眠、食慾不振、冷漠…
重新思考,與內在對話
如果我們真的感到不舒服或不安,那麼也許我們應該重新確認自己內心的想法。意識到自己的說辭跟行為如何矛盾是非常重要的。
考慮分手
人們欺騙自己的另一種方式是,當想到可能的分手時,就會感覺它就像是一個深淵,會對未來即將發生的變化所帶來與不確定性充滿強烈的恐懼。
這種感覺與其說是因為愛,不如說是因為害怕孤獨,我們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資源或潛能。
如果我們想揭開思想對我們玩的這些把戲,或許可以考慮接受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確實可以幫助我們使用不會以任何方式傷害我們的策略來減少這種不和諧。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開始採取措施,最終面對現實並採取果斷行動,為了擁有一個安全但不想要的未來而改變吧!
蝦皮衛生紙每包6元,快來逛逛吧! https://shope.ee/5KlPxOX10l
買蝦皮或是pchome24H使用ShopBack就能賺取現金回饋!
現在用我的邀請連結註冊,即可賺取$100獎勵金。
立即下載ShopBack App>>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