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我要接小四就讀資源班的信長走回家時,正巧碰到了信長的同班同學。
信長的同學問我,為什麼信長要去資源班?
因為他知道的資源班孩子行為都有點狀況,比較奇怪....
他說信長人很好、上課也很認真,也很乖,不搗亂秩序....跟他知道的資源班孩子不同。
我很高興他告訴我信長跟同學相處的不錯,但也遺憾資源班的孩子一直被誤解。
我跟他說信長比較適合小班教學,資源班比較適合他的學習....不過下學期國文就會轉回原班了。
信長小六的姐姐秀吉也常常說班上的資源班同學的事,有些行為讓人感到困擾...
上資源班是因為特殊需要調整教學,但跟行為脫鉤的部分好像還是存在刻板印象中.....
信長的班導也說,也有學習好的孩子沒有信長那麼乖,信長學習慢但他態度認真也遵守規矩。
我想信長很像大人眼裡說的態度好但學習上不來的形象吧?
有時候我會擔心信長會不會壓抑自己,我或許帶出了一個人們眼中的乖孩子,但我不希望一個孩子壓抑本性去順從,或是說,他很沒有自信....這幾年我們一直希望他能慢慢產生自信,自信到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論點或是意見。
我的成長歷程是一個聽話、順從的孩子,我希望孩子社會化,但也應該保留自己的底線。
我希望孩子能有正直點的想法,或是在灰色地帶時,考慮風險而不去執行。
目前的秀吉對自己底線掌握的很好,不願意或是無法的事情,她不會參與。
但信長目前還沒有辦法發展出這樣的能力,對某些行為的判斷點、該與不該,是否明知道有問題一定要遵守那死板的規範等具備彈性的行為能力.....是我一直努力的。
基礎知識能夠增強對風險的客觀能力,因此我很努力帶信長學習,認更多字、懂更多事,就算落後同級生,只要會了都不嫌晚的。
因此分數只是個增強信心工具,即使信長這次英文期中考考了30分,我依然肯定跟感受他的成長了,我說他不熟悉題型,下次再調整吧,能背出單字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這是我們應該思考,在分數以外、在學習以外,想要培養孩子什麼呢?可不是只有專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