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的信長已經習慣回家休息後,找時間自己寫作業,對於作業的自律讓我很放心。
自律到周五就把所有作業全部寫完(包含小短文),假日就會很輕鬆。
但這次南一老師出的數學作業,信長說很難,表明不想寫,就這樣拖到假日,我不得不催促他寫。
由於孩子跟媽媽溝通無效,他已經表明就是很難~~小數點除法沒有教過他不會等等,但媽媽竟然還是堅持寫.....
(課本上沒有帶小數除法的介紹,以前有教過但是信長忘記)
無助的信長用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他說要做武器等。(他很想繼續說不要寫,但會惹怒媽媽)
媽媽我甚至不開心他的反應~揚言說不配合要讓他去補習班......(我覺得我沒有就事論事,或是去解決問題,這也只是我的情緒發洩)
由於信長一直處於說要做很多武器,而我還回了嘴....爸爸早就過來陪伴信長,同時說:
他需要發洩,你應該閉嘴。
我當下發現我真的不對,立刻跑去房間,躲起來冷靜。
(我內心早就因為孩子感到不滿或生氣,察覺自己狀態是很重要的,但我被情緒淹沒時現在還需要被提醒)
我思索課業太難,應該是去反應調整,不該強逼孩子,或是做點調整。
爸爸在這場衝突中成為祭品,他安靜的讓信長玩他,信長用無痕膠帶貼了他的腳,為自己傑作感到開心,也開始露出笑容。
我出來後笑笑地幫老公解開膠帶束縛,還戲稱會連毛都撕起來,爸爸假裝因為被撕到毛慘痛尖叫。
這個緩衝劑真的幫忙不少~~
冷靜後,我跟老師反應這次很難,同時拿出計算機,讓信長先用計算機算出除法答案解部分題。
漸漸的.....忽然信長說了一句,不能去補習班,因為聽不懂。
我問他那邊不懂,原來信長最近上社會,很多名詞他不知道,他覺得很難很挫折....
孩子拒絕的反應可能連帶打包了其他問題的困難,要不是信長說出口,我真的不知道其實他內心藏了很多不安。
數學作業只是壓倒其中的一根稻草!
他哭了起來,我抱著他讓他好好地哭。
同理心的展現必須要像爸爸那樣,不是一個口頭問候對方情緒如此單純,那是建立在對話上。
對兒童應該優先展現行動的安撫跟冷靜才有機會口頭講述事情....如今信長只需要我抱他,讓他宣洩那些難受。
看不懂沒關係,有些很難的字你跟我說,我講給你聽到懂為止好嗎?
我家中都有常備各類科的自修,我翻出自修,問信長那些不懂,我盡量白話。
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這些我很熟悉的字,信長說不知道。
善惡有報又是甚麼?
我努力的用我所知道的解釋給他聽,直到他說瞭解。過程中我不會去說貶低他的話,比如怎麼這麼大還不會。
建立跟孩子之間的信任往往都被這些語言毀掉,而是盡可能的同哩,對耶這也很難耶~~我小時候也不會喔!
其他課如果還有不懂的一定要跟我說喔,他主動講出來我還給了他獎勵。
孩子需要你當他的夥伴,而不是數落他的敵人~!
很多情緒都是累積出來的,孩子可能也無法察覺自己怎麼了,只知道聽不懂,但又不能很快講述出來。
很多人不喜歡衝突,但衝突後面反應的都是問題點。
嘗試讓孩子信任爸爸媽媽,建立這件事可以因為講出來得到舒緩,以後孩子才會更願意講出來。
強制透過處罰壓制衝突,孩子會對父母有能力解決的信心降低,久了就會覺得講出來也沒有用。
如果沒有爸爸這個緩衝劑,我可能就會又一次失去被信任的機會啦。
晚上信長還是在門口貼上自己的創作,或許是靈感爆發還是想要發洩,總之我們說他做得很好。
但姊姊說怕貼久殘膠,幾天後信長自己就拆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