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對課業的反應一直讓我有點苦惱。
比如四年級教過的應用題,五年級一樣出來但要用一個式子去寫完3個步驟。
我那國小五年級的兒子信長就會說:"這個沒有教過!"然後說很難開始哭.....
這時候真的很難去處理下一步驟,我試圖說出他的想法,但只有一句他有反應~~
"我小時候也常常有這疑問,感覺沒有寫過的題目出現在課本中....."
總之,小朋友有情緒反應時,先不要試圖解決問題,而是盡量讓他冷靜後再來了解看看。
你覺得腦中像火燒嗎?還是一片混亂?我問。
信長事後說他感覺腦中一片混亂。
那就學習先遠離這個造成你混亂的問題,試著把書本蓋起來好嗎?去做點別的事?
以前我都會讓他盡情宣洩,但隨著大腦控制能力的進步,我開始鼓勵信長做點別的方式處理這種混亂。
我也嘗試去理解小孩遇到這種困難想要去逃避的本能反應,但我還是感到困擾,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讓他冷靜。
信長說他會去睡覺,確實每次遇到困難他都會去休息,然後就又可以再次啟動學習。
但我們應該還有很多種方案來嘗試,趁著他還是兒童,還願意跟我配合時,應該嘗試更多處理這種挫折感的方法。
提出改善方案時也不要指責他,指責只會誘發防衛。
成年人被指責都會為自己辯駁,兒童也是,每當我想要講出很負面的話語時,把一句話拆解成5-10句話來講很有用。
父母完整的講話邏輯對建構小孩的語言能力是有幫助的,不是那些歸罪指責的嘮叨....
我朋友的小孩在小三時,已經被老師發現其具有精準且能濃縮語意的天才。
我朋友是不厭其煩,且非常願意跟孩子細細闡述每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媽媽。
每當她細述她溫柔地解釋那些現狀或是狀況時,我都會默默的學習她的語氣跟論述的態度。
我認為她的孩子對語言的精準度跟她平常表述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她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媽媽朋友。
當我也嘗試語氣更為柔和的對待小孩或是我先生時,連我家國中生說話也變得柔和了。
雖然我還是在信長大哭時感到稍稍的棘手,可是我又很慶幸他願意表達他的不安,總比埋在內心深處好。
我跟他建議方法時,講話語速要慢、溫柔,盡量讓自己可以停頓,因為我希望對方可以考慮我的方案。
就像我想要說服一個成年人一樣。
同樣的我也說他很棒。
當我說我小時候也這樣困擾時,他一如往常問我:"媽媽小時候也這樣嗎?"
"對喔~我小時候也是覺得很奇怪,我記得我沒有學過耶~~可是翻以前課本真的教過了耶~~~"
他感到一絲絲的安心,原來這樣的感覺並不奇怪。
看來"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是兒子的好朋友了!
-----
題外話,我聽過有些學障成年人在職場上碰上的困境是,別人教導的語氣讓他們感到難受時,偏偏他們又沒辦法描述這種情緒,本能會拒絕別人的教導。
結果就是前輩教的方式他聽不懂,他們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最後發生了"教不來"、"很難教"等負面狀況......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覺得情緒管理變成家長很重要的課題。
家長帶學障孩子的困難在哪邊,他成年後遇到的困難就有可能是這些~
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成年以後會更為社會化或是成熟的大腦。情緒管理是不隨大腦成長的,還有可能會退化....
我真心建議家長多多去參加學校的線上課程或是情緒相關課程,一點想法就可以帶來變化的!
如果想購買日貨,我建議可以使用代購網站使用比比昂代購或是BUYEE代購。
物品小可使用BUYEE代購超商取貨,高價品務必使用保險服務(檢品服務和運輸保障),發生商品錯誤・破損・遺失的情況14天內可退費。
也可來台灣蝦皮找好物,快來逛逛吧!非詐欺請安心點擊,只是推廣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