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為了跟朋友討論注意力不足,我認真聽了台大精神科高醫生講述ADHD之類的演講,這類影片網路都能找到。
高醫生講述處理孩子問題的方式很溫柔,其中她指出對這些孩子(我覺得也適用普通孩子),父母的情感支持很重要,在她做過的研究中,有的孩子長大能夠克服衝動等症狀,或是症狀消失,都跟父母的情感支持還有教養有關。
另外她也提及老師能怎麼在班級經營,還有同學如何鼓勵這類孩子或包容,都非常讓人動容。
但即使聽了這樣的建議,我覺得真的要做到非常不容易。
因為執行的時候有很多狀況是非常難以當下做出反應的,我自己也是在很多次的懊悔中不斷的修正....陪伴孩子學習的時間兩年以上,我仍舊很難說自己做得很好,能夠情緒穩定不發脾氣不碎碎唸......。
如同我朋友說這些方式她很可能上網都找過,但她覺得很難做到,或她忙於其他問題無法有時間去執行,或是被現實的問題給影響導致她沒辦法馬上做到......
總之,在認知到父母自己對孩子的情感支持如此重要,千萬不要因為無法“馬上”或經歷很多次失敗而感到難以執行後....去放棄。
我自己認為這是需要練習的,就像我們帶孩子練習那些認知的事物,情緒管理還有學習怎麼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的認同甚至包容,大人也是需要慢慢來慢慢練習....最怕就是放棄了。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要求如此執著也不放棄,卻對自己執行上,礙於想要快速見效又因為沒有馬上做得到就輕易放棄了呢?
非常矛盾....吧?
我們認為孩子無法好好寫功課認為他找盡理由,對自己的情緒或是教養態度卻也找盡理由而不練習改變,真的非常可惜.....
我也鼓勵我朋友,跟我一起慢慢練習,同為戰友,我們應該互相傾訴互相鼓勵,苦水吐吐也行。身為成人的我們,也都能對彼此做不到的事情展現包容跟同理心,慢慢前進的!
雖然我朋友會講出“我不像你有錢有閒,所以你可以這樣作....”這類氣餒的話,或是她聽完我教信長的事,很希望是我去教她的孩子.....
第一次聽到我腦中黑人問號冒出來,但我後來重新思索後告訴她,時間資源是公平的,我也在同時間不做很多事,我把家事處理或是我的個人兼職排在後方,我連姐姐秀吉也不送安親補習(避免影響我跟信長練習的時間)
時間資源人人是平等的,時間也是有限,只能按照自己的優先次序去安排,必要與否都是自己取捨。
至於我跟信長的學習磨合,也是我用2年時間換來的。我坐在信長旁邊陪讀,等待他的時間.....懊惱傷心難過都有過,我也情緒爆發過或是對信長的學習感到不理解過......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看完我的文章肯定會無法接受竟然要花費這些力氣時間,無法速成的答案讓人失望不已吧?
但時間既然是公平的,這些付出也不會浪費的。陪讀也在培養我跟信長間的感情,後期信長的成長不只在課業上,學習新的運動上手的速度也加速了,至少我覺得,信長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信心....也更能講述自己擅長的東西。
這些成長是如此的難能可貴啊!
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對自己產生了更多的認識,因為我也成長了!不只是情緒管理而已,還有在思考能力的部分,覺得不同於2年前的我...
並且回朔跟理解部分童年的自己,默默的跟自己和好,也不再討厭自己的某些特質...。
無論如何,都給自己一個時間一個練習,找對方向不會迷惘的。
全站熱搜